通知公告
外省資訊
資金補貼!十堰市各地專精特新企業和小巨人申報認定獎勵和申報流程條件、要求攻略整理如下,茅箭區、張灣區、鄖陽區、丹江口市、鄖西縣、竹山縣、竹溪縣、房縣各地需要咨詢申報的可以免費咨詢漁漁為您解答輔導!
免費指導熱線:19855109130(可加v)
深耕項目申報行業13年,沉淀了豐富的政策資源、企業資源、項目資源,形成了獨有的實戰實操模式和大量的成功案例。除了全力打造自身專業項目團隊外,相較同行業最大的優勢,在于我們有各個流程階段的人員,分工明細,細致化;想要咨詢任何項目申報的都可以免費咨詢漁漁為你做免費項目規劃。(勿抄)
十堰市各地專精特新企業和小巨人申報認定條件要求和流程
專精特新企業申報路徑必須遵從創新型中小企業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的梯度培育順序原則依次認定,三種企業認定類型是層層遞進的關系。所以,企業想要申報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前提必須已經是有效期內的創新型中小企業,企業想要申報專精特新“小巨人”,前提必須已經是有效期內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創新型中小企業認定:實施常態化申報,原則上每半年申報一次。由市經信局負責組織,按照評價標準,對企業自評信息和相關佐證材料進行審核,實地抽查和公示。
公示無異議的,由市經信局報省經信廳備案,由省經信廳進行公告為“湖北省創新型中小企業”(申報時間一般在每年2月份和9月份)。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根據省經信廳通知要求,市經信局按照認定標準組織對企業申請材料和相關佐證材料進行初審,初審通過后向省經信廳推薦,由省經信廳對推薦企業進行審核、抽查和公示。公示無異議的,由省經信廳認定為“湖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申報時間一般在每年3月份)。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認定:根據工信部通知要求,市經信局按照認定標準組織對企業申請材料和相關佐證材料進行初審,初審通過后向省經信廳推薦,省經信廳根據認定標準,對推薦企業進行審核、抽查,對符合條件且無異議的企業向工信部推薦,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申報時間一般在每年的4月份)。評價認定標準詳見《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和《湖北省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實施細則》。企業申報采取線上填報和線下報送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培育平臺完成線上資料填報,并向所在地縣(市、區)經信主管部門提交紙質申報資料,初審后向市經信局推薦。具體申報流程詳見通知文件。
十堰市各地專精特新企業和小巨人申報認定獎勵補貼
一、建立梯度培育體系。推動創新型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梯次升級。到2025年,累計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50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0家。對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期滿三年首次通過復核的,地方財政給予一次性獎勵30萬元。鼓勵各縣市區制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獎勵政策,引導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財政局,各縣市區)
二、支持提升創新能力。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加強研發機構建設,實現研發機構和創新團隊全覆蓋。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500萬元、200萬元;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200萬元、100萬元、100萬元;對新認定的省級企校聯合創新中心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在全面落實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基礎上,對研發經費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超過5%的高研發投入企業,研發經費超出上年度部分給予補助。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申報或牽頭申報的科技研發、重大成果轉化等創新類項目,同等條件下優先支持。(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市稅務局、市經信局、市財政局,各縣市區)
三、提升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水平。對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開通知識產權事務服務綠色通道。面向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建立專利常態化供需對接機制,開展專利導航,促進企業精準獲取、高效實施專利技術。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加強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加大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辦案力度。實施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專項行動,組織專精特新專場對接活動,增強企業知識產權金融服務效能。(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科技局、市司法局、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市財政局,各縣市區)
四、促進質量品牌提升。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實施品牌發展戰略,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全面提升企業產品質量管控能力和品牌培育創建能力。對獲得中國質量獎和提名獎的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和50萬元;對獲得湖北長江質量獎和提名獎的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70萬元和20萬元;對獲得十堰武當質量獎和提名獎的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和10萬元。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制修訂。組織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參加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APEC中小企業技術交流暨展覽會等大型展會,擴大十堰品牌整體影響力和競爭力。(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經信局、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各縣市區)
五、促進融通發展。加大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培育力度,建立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平臺載體,推動龍頭企業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開展供應鏈配套對接活動,鼓勵龍頭企業采購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產品。組織大型企業“發榜”提出產品技術創新和配套需求,邀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揭榜”開展技術攻關、精準配套,促進大型企業擴大向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采購規模,形成常態對接機制。(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科技局、市政府國資委,各縣市區)
六、推動數字化轉型。支持開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面向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評價診斷服務,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運用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
術,對研發設計、采購供應、倉儲管理、生產制造、售后服務等生產經營環節實施數字化改造,推動企業上云用云。優先推薦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申報省級技改補助項目,總投資門檻由2000萬元調整為1000萬元。(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各縣市區)
七、強化上市培育。鼓勵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上市掛牌融資,建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上市后備資源庫,優先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進入上市“金種子”“銀種子”企業庫,開展上市梯次培育和分類指導,全面落實企業上市分階段獎勵政策。(責任單位: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市財政局,各縣市區)
八、強化金融支持。建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推送共享機制,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量身定制金融服務方案,打造“產業升級貸”“科技創新貸”“產供強鏈貸”等專屬信貸產品,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強化央行再貸款再貼現等政策工具的引導作用,支持金融機構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給予專項授信額度、貸款期限、利率優惠等政策傾斜。爭取國家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降費獎補資金支持,鼓勵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優先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納入支持名單,降低擔保費費率。利用政府性引導基金帶動社會資本加大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股權投資。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開展債券融資。(責任單位:人行十堰市中心支行、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市財政局、市經信局、市發改委,各縣市區)
九、加強人才支撐。加快建設專精特新產業學院,建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與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湖北工業職業學院等院校對接合作的長效機制,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養輸送急需緊缺技術技能人才。支持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人才申報各類人才項目,落實企業引進高端人才的各項獎勵措施。對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2個由企業自主認定、對企業有突出貢獻的骨干人才獎勵名額,以上年度個人在本企業薪酬收入的5%分三年發放補貼,第1年發放1%,第2年發放2%,第3年發放2%,實施獎補時人員已離職的不予補貼。(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經信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各縣市區)
十、加強精準服務。選擇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列為重點培育企業,建立領導包聯制度,精準施策、重點幫扶,充分利用十
堰親清在線平臺,及時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開展稅收服務“春雨潤苗”專項行動,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點對點”精細服務。實施專精特新項目“正面清單”管理,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項目核準備案、環評、安評、能評等優化審批流程,進一步提高審批效率。規范涉企安全生產、生態環境保護、消防等行政執法檢查,推行包容審慎監管。(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發改委、市司法局、市行政審批局、市應急管理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稅務局,各縣市區)
本措施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措施中所提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指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同類政策按“就高不重復”原則執行,涉及財政獎補資金按照現行財政體制分擔。如遇相關政策調整,按最新政策執行。
關于以上政策講解,大家還有不懂的問題嗎?還有疑問嗎?有疑問可以免費咨詢。
我們專業做項目申報13年,包括科技口、工信口、發改委、文旅口、商務口、農業林業口等等,具體有:
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技術中心、軟著專利等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評價、工業設計中心、非遺、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綠色工廠、大數據企業、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各類標準、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科學技術獎、規上、老字號、新產品、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公司注冊注銷、工商辦理、股權融資、百度關鍵詞排名等等;企業不知道可以申請哪些政府補貼項目的都可以找漁漁為您做個免費項目規劃。(不要抄襲)
專人在線指導,免費咨詢:19855109130,微信同號,歡迎前來交流。